一项专利曝光,长城与比亚迪事件又有最新进展 | 功夫汽车|当前头条
2023-05-29 09:31:48来源:商业新知网

近一周来,大家都在忙着吃比亚迪和长城的“瓜”。围绕两者的争端,舆论场上各有不同的观点与指向。


(相关资料图)

孰是孰非,子弹还需再飞一会儿。

但今天,一个相关专利的曝光,或会为这场争议带来新的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了该专利的相关情况。

据公告显示,该专利为发明专利,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3815599A,申请公布日为:2021.12.21,申请人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本专利公告的摘要全文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属于车辆领域。所述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确定碳罐吸附量;以及在所述碳罐吸附量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动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进行碳罐脱附。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等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在未启动发动机时也能够预估碳罐吸附量, 并且 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将车辆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实现以及时脱附碳罐, 这样 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汽泄漏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碳罐能够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大家也可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网站找到该专利公告的PDF全文。

1

油箱“高压”与否的争辩

在传统的燃油车时代,家用车其实是没有“高压油箱”这一概念。因为,大家用的都是一样的常压油箱。

由于汽油易挥发,我们加油时候闻到的汽油味,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油气”。“油气”中的VOCs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减少“油气”的产生和排放,燃油车都会配备一个炭罐,汽化的燃油会吸附在碳罐内的活性碳上。

对传统燃油车来说,炭罐吸附的“油气”会被真空脱附到发动机内燃烧,不存在往空气蒸发排污的问题。

不过,在混动车上,由于发动机不像纯燃油车那样长期持续工作,就会让油箱内的“油气”进入碳罐后长时间得不到 脱附 ,进而造成油气溢出,导致污染物超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数车企的应对方式是采用“高压油箱”,而比亚迪被举报的两款车型则没有使用“高压油箱”。

在相关专利曝光前,双方争议的焦点多聚焦在油箱是否“高压”上。但随着专利曝光,争议或将聚焦至更为核心的“排放达标”问题上。

据了解,在国六排放标准的实际测试环节中,国家对于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会采用不同的针对方案。对于常压油箱的测试流程见下图。

在常压油箱的测试时,预处理最后阶段会安排一段高温行驶,其中车辆要求必须满电状态,这样整个过程发动机没机会起动,碳罐也难以将里面的油气脱附。

如果没有其他技术手段处理,到了这个测试阶段,通常都会蒸发超标。但网上曝光的该专利,为“碳罐脱附”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2

专利揭示出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据专利公告显示,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在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确定碳罐吸附量,当碳罐吸附量大于预设值的时候,就会将电动模式切换为混动模式进行碳罐脱附。

简单来说,当车辆炭罐吸附模型警示时,便会切换成混动模式,像燃油车一样快速处理燃油蒸汽,还不增加零部件成本。

同时,如果搭载该技术的车辆长时间在EV模式下行驶,约6天时间,车辆就会强制启动发动机,让碳罐内的油气实现脱附。

所以,如果单从专利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来看,比亚迪确实有可能在不使用高压油箱的情况下,解决 “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问题。

3

写在最后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这场争议的轮廓也变得越发清晰。

对舆论场来说,事件争议的核心已然不再是油箱“高压”与否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有了新的进展。

至于后续的事态会如何,或许我们不必急于下定论,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标签:

最后一页
全球播报:“合肥请您来”免费接驳专线来了 出示本人的“合肥择业邀请码”即可免费乘车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