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播报:黎明前黑夜的悲剧——评电影《德意志零年》
2023-05-11 03:13:04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

说起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人们常说它是战后一切主义的开端与起点,半纪录片式的影像风格和故事情节使人们重新思考电影艺术之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众所周知,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全是输家。如果说罗伯托·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的前两部《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战火》直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那《德意志零年》就是站在德国底层民众的角度,重新思考战争之于发起国人民的关系。影片一开始的字幕写道:纪念我的儿子罗马诺。1946年罗西里尼9岁的大儿子因病去世,为纪念自己年幼的孩子,他选择从受尽苦难的孩子的视角出发,思考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战争结束后德国被多国占领,在这片满是残骸的土地上,残存的法西斯主义和原始的人性之恶成为一个12岁孩子身上的沉重负担,在对爱与希望失去信念的一瞬间,这个12岁的孩子走向了灭亡。

作为一部电影,73分钟的时长略显短暂。回看整部影片,埃德蒙无时无刻不被周遭的一切伤害着。就像《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我们与神父一样,被迫坐在椅子上观看行刑画面、凝听抵抗军战士的惨叫,不自觉地留下泪来。片中坚贞不屈的反抗者们基本都被杀害,影片结尾,德国法西斯仍占领着罗马,年轻的孩子们再次领略法西斯的暴行后结伴走向压抑萧条的罗马城区,走向未知的未来。与之相比,《德意志零年》则更加极端。战争结束,年仅12岁的埃德蒙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迷茫与恐惧中走向死亡。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埃德蒙是怎样被周遭的一切伤害的。

母亲死于二战。父亲曾是一战军官,两次大战的失败和生活的窘迫彻底击垮了他,没有勇气活,没有勇气死。哥哥卡尔是二战士兵,差点在战争中渴死冻死,战后害怕遭到清算整日躲在家中不敢见人。埃德蒙往家里带食物并安慰父亲哥哥的片段标志着家庭身份的互换,埃德蒙和姐姐理解父亲与哥哥的窘境,理解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主动承担起养家的责任,12岁的孩子和姐姐成为家里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然而,想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他一没有强大的力气,二没有镇得住人的威严,何谈生存与责任?他成为残酷世界中的软柿子,可以随意恐吓的对象;同时克丽丝看不上他,踢球的小孩不跟他玩,成了青少年与孩童世界里边缘人;甚至是法西斯旧势力利用的工具。曾经的老师亨宁是个恋童癖、种族主义者。教唆不谙世事的儿童去完成“伟大的事业”,就算他们被抓也没关系。他彻底被世界抛弃。

我们再回顾一下埃德蒙从弑父到自杀的心路历程。父亲对生死的态度模棱两可,年幼懂事的埃德蒙虽能看出父亲的痛苦但不能完全理解。埃德蒙去找亨宁,将如今的家庭困境归咎于自己的哥哥。亨宁对埃德蒙说了三个方面内容。一,人无法抵抗命运,顺其自然,死了也就死了,所有人都会死。二,活人不能因为将死之人饿肚子,活人有自己的生活要继续,自保很重要。三,你父亲的死跟你没关系,这个世界强者生存,我们要接受弱者的死亡。这个法西斯主义者将冷漠自私和弱肉强食说得如此清新脱俗。然而,这些话对年幼的埃德蒙来说,依然是模棱两可的。父亲是想活下去还是想去另一个世界?他是真想自杀还是希望有人帮他一把呢?父亲在医院担心回家后给孩子带来麻烦,刚回家就再次表现出厌世情绪。埃德蒙一边听着父亲对生活的抱怨和对过去的回忆,一边泡了一杯毒茶,送父亲上路。

埃德蒙在给父亲喝茶后就后悔了。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是帮助父亲解脱了,还是把人杀死了。不知道会受到家人的夸赞还是最终被警察抓走。不管怎么说,父亲真的死了,家里就剩下哥哥和姐姐了,可在他搞清楚这样做是对是错前,没有时间悲伤。亨宁的辩解与推脱让他彻底意识到这是个错误,有很大风险会被惩罚。他不敢回家面对哥哥姐姐,街上的孩子们也不愿跟他玩耍。站在家对面的大楼向家望去,房子和家庭一样,破败不堪。从迷茫到恐惧,从无助到绝望,他最终选择死亡。

战争结束,法西斯主义仍潜藏在暗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德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幼的孩子在无意间被利用和蛊惑,承受着本不属于自己的痛苦。而畸形的社会发展才是法西斯主义的永远的根源。1967年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一名老师想通过一次教学实验让学生理解法西斯主义,整个班级像集权统治下的社会一般运行。渐渐的,学生迷失了自我,一个个都成为疯狂的法西斯主义者。好在这场实验及时被叫停,没有事故发生。2008年,一部改编自这场教学实验的电影《浪潮》在德国上映。电影结尾,五天的教学实验被勒令停止。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在彻底迷失自我前幡然醒悟,但一个男生无法接受“浪潮”的解散,开枪打死了同学后饮弹自尽。在这之前这个男生也是学校里的边缘人,是法西斯主义给了这个男生归属感和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这个“集体”的破灭也让他彻底崩溃。法西斯主义不是无法预防的天灾,而且彻彻底底的人祸。穷人失业、没有社会保障、物价高到难以企及、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以及人对人的压迫、个体人格的丧失、像行尸走肉一样地苟活,这是二战后德国底层民众的共同难题,也是30年代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凭借。

如果哥哥卡尔去登记工作,家庭情况会好转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1945年夏天,德国战败,百废待兴。看着那些矗立在街道两旁的断壁残垣,不难想象战前德国的繁华与发达。的确,一战前的德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使他们可以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超英赶美,有了与世界叫板的底气。然而,三巨头在二战后为防止德国再次崛起而威胁自己的地位,运走了能运走的一切,一句“光清理废墟就得花20年”的感叹完美概括了当时德国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战后没几年德国就飞速发展,国家重建完成,经济重回欧洲前列。然而,这对埃德蒙来说是不敢想象的、遥不可及的。原本他应该在最美好的年华享受多彩缤纷的童年,却要为大人们的错误买单,被生活判了死刑。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名作,影片以一个德国孩童弑父后自杀为结局,使影片的悲剧性和深刻性与上升到新的高度。有国外学者从宗教角度出发认为,埃德蒙原本是善良纯洁的天使,却像孤魂野鬼一样漫无目的地在城市的废墟见飘荡;后来受到恶魔的侵袭,最终通过自杀的方式杀死寄生在体内的恶魔。个人不太认同宗教说,因为现实主义的悲剧总有着超越时空的可怕力量,是全人类永远的共同难题,需要更加普世的解决方法来应对。

标签:

最后一页
环球微动态丨前哨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下载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